近日的英伟达GUP技术大会有个大新闻:又有一家中国车企将运用英伟达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对于许多人来说,这可能让他们有些摸不着头脑——尽管美国对中国出口芯片有限制,却仍然有中国公司选择和英伟达合作。这表明了市场竞争的无所不在,可能也预示着中国汽车行业的重大变革。
,在3月19日的GTC2024大会上,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的“见证AI的变革时刻”讲话引起了广泛关注。他宣布全球领先的电动车制造商比亚迪将使用英伟达的下一代智能汽车芯片Thor。
此外,比亚迪还将使用英伟达基础设施进行自动驾驶模型训练,以及使用Isaac设计和模拟智能工厂机器人。这是继吉利、广汽、小鹏汽车、理想汽车,以及小米汽车之后,又一家选择英伟达解决方案的企业。
同时,我们看到一些趋势正在明朗化。与民营企业不同,国企则纷纷选择与华为携手,包括长安,北汽,岚图等,在华为余承东的调侃中,“我们来了”,可以看出华为在国企汽车市场已经占据了一席之地。而随着英伟达的高调宣布,中国的智能驾驶市场也开始呈现民营与国企的阵营分立。
换个角度看,公司选择英伟达解决方案并非没有风险。英伟达的Thor芯片提供的计算能力标准相当高 —— 这属于高性能芯片范畴。近期,拜登政府公开表示要对中国汽车行业进行专项调查,并可能采取前所未有的措施。因此购买和使用英伟达的Thor芯片可能会面临诸多问题。
那么,为何在面对这么多的风险之下,中国的民营汽车生产商还是选择了英伟达的解决方案呢?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华为的汽车芯片短缺。华为逐渐从制裁中恢复,对自家供应都吃力,无暇顾及其他汽车公司。
对此,网友们各有看法:
有人表示,趋利才是本质。
有人觉得要把市场瓜分清楚。
有人担心安全问题。
有人则无条件爱国。
总的来说,在算力占据主导的新能源汽车行业里,中国汽车厂商面临一次新的选择。他们或会被英伟达和华为分别划定势力范围,但这只是短期的局面。一旦华为提升了产能,市场格局可能会发生深远变化。